• 周六. 10 月 12th, 2024

夏商文明为何不被承认,从考古学还原礼乐制度及宗教的形成?

人民资讯的头像

人民资讯

2 月 26, 2020

之前说了仙女期冰封和文明的形成考古学还原真正的神话世界,文明的湮灭和变迁与天气息息相关下面着重说一下各地区的玉器交流和礼乐制度的形成。

在各地区区域文化发展早期,不同的文化系统诞生了不同的玉器特征。表现想象中动物形象的红山文化玉器,制造用于宗教活动的精巧玉器的良渚文化,拥有人面与动物头型玉器的石家河文化:这些玉制品在社会阶层的分化中成为象征上流阶层权威的威信物

新石器时代后期,各地产生了信息的相互交流,上述玉器显示出超出以往生产区域的不断扩散现象

一种名为骨铲形玉器的特殊玉器出现于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是山东地区最古老的玉器。可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龙山文化时期,这种骨铲形玉器却同时出现在了黄河中游地区西北和长城地带,后来这种玉器发展成为了玉璋,并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以后扩散到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以及越南。

新石器时代中期,安徽薛家岗文化盛行石刀形玉器,到了龙山文化时期这种玉器扩散到了整个北方地区;而盛行于良渚文化的玉璧和玉琮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后半段分别扩散到了甘青地区和华南地区。

这种玉器的交流与扩散,不光是简单的外形扩散,而是包含了其所具有的宗教意义的扩散。正是这种在新石器时代后期高度频繁的文化交流与吸收,导致了各地区域文化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越发明显

随着玉器传播开来的,还有房屋制式,丰富的城址类型与城址机能划分。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后半段至后期,各地的社会阶层构造日益明显,阶层差距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阶层构造的单位都已转变为由父系血缘组成构成。

伴随着社会阶层分化的加剧,仪礼具有稳定这种阶层分化的精神生活的技能。在这一时期,作为祭祀用品的特殊陶器已经大规模出现和使用,并且也只陪葬于阶层上位者墓穴中。

最迟在大汶口文化后期,作为祭祀礼仪的各类特殊陶器使用礼仪就被高度仪式化,并且由上层阶层所独掌,以酒器为中心的礼仪规范此时也已得到确立

诸如鼎、鬶、杯、罍、盉等在仪礼上形成的随葬陶器构成后来的商周社会中担当仪礼的枢要青铜彝器的基本器种。二里岗文化和殷墟文化的青铜彝器由鼎、爵、盉、觚、罍构成,正好相当于把山东龙山文化的上层阶层的随葬陶器置换成青铜器的构成。

以包括鼎在内的陶器构成来显示身份秩序的格局是由山东龙山文化确立的,以这种身份秩序为背景的仪礼正式商周社会仪礼的基本精神基底。之所以强调这点,原因在于成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母胎的河南龙山文化中,并不存在这种仪礼秩序。

由河姆渡文化中的太阳神崇拜而诞生的兽面纹,经过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演变成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当良渚文化的玉器文化向北扩散到山东龙山文化类型时,发展出了属于两城类型的太阳神形象,虽然大体与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相似,但已做了本土化处理。重庆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以三峡地区为中心43元京东购买

而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前,黄河中游地区的玉器未曾发达,只是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玉器类型。而到了龙山文化时期,龙山文化特有的玉制品逐渐向黄河中游地区扩散,并在当地生产。二里头文化的玉器生产尤其盛行,并使玉璋逐渐向西部扩散至四川的三星堆文化,进而扩大至广东与越南北部。

乐器的诞生在新石器时代前期,可其与身份秩序发生关系却是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并且是伴随着农业祭祀的动物牺牲和社会祭祀的人牲发展起来的

最早能表明乐器与阶层秩序相关联的事例,见于山西陶寺遗址的群体墓葬当中。在这一时期,世袭制首领权力发展的同时,发展出了与之配套的鼍鼓、石罄、响、俎等首领独享乐器。这些都是商周时代最典型的祭祀用具。

虽然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之前,黄河中游地区的仪礼和玉器都不发达,只有动物牺牲、人牲这两种独特祭礼,但随着长城一带用羊、猪、牛骨头占卜的卜骨文化和黄河下游地区龙山文化的仪礼,以及长江下游地区的以玉器为核心的神政权力被吸收进黄河中游地区的文化系统里,可以想见这种以牺牲祭祀维持着群体团结,形成了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精神基底。

因卜骨文化和鬲的分布重合,而随着生业交流的频繁并走向统合化,这种政治群体统合化并统一信仰的趋势,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出现,向商周社会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动期。

在此基础上,通过首领同盟建立的优越社会组织的精神基底,使得黍粟农业社会以父系血缘组织为中心的祖先祭祀及农业祭祀,与稻作农业社会的太阳神崇拜合为一体,最终形成了二里头文化的文化形态。

在融合的过程中,诞生于黄河下游地区的“仪礼”、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以玉器为核心的“神政权力”被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所采用,将之用作了商周社会的基本仪礼,并进一步实现了社会的组织化,形成了中国原生文明的“礼乐制度”。

作者:白银

人民资讯的头像

人民资讯

中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