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神话早该破了!揭开“神刊”下中国人的真面目

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

《意见》强调,要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SCI”神话早该破了!揭开“神刊”下中国人的真面目

这对广大评职称的人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不过对于“神刊”许多都都不知道它背后的面目,我们先来说说。

sci论文是什么?

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版等载体。印刷版、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科技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

“SCI”神话早该破了!揭开“神刊”下中国人的真面目

发表SCI或SSCI论文是地理与资源所基础研究领域博士生取得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也是联系出国深造时使国外导师了解自己的最好方式。

SCI论文在单位上进高级职称,加分是非常多的,有一篇SCI的文章更容易评上高级职称,但是sci的论文,润笔费用价格是非常高的。

何为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SCI选录刊物的依据是文献分析法,即美国情报学家加费尔德提出的科学引文分析法。该分析法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作为评价指标,被引频次越高,则该期刊影响越大。

大家可知道被我们称为顶级“神刊”的Nature、Science、《柳叶刀》等期刊为什么权威?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影响因子很高。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经常在40左右,《柳叶刀》则经常在50以上。

一个刊物的影响因子高就能让人对它充满崇拜,这是一件较为奇怪的事情。因为影响因子其实是一个游戏,我们拿“韩春雨事件”举例,他所发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刊物是Nature的子刊,那一年(2016)该子刊的影响因子值是43,比Nature还要高(38.138)。后来,因为韩春雨的试验大家都重复不了,最后他选择了撤稿。

“SCI”神话早该破了!揭开“神刊”下中国人的真面目

私人商业公司,伪装权威“科学情报研究所”

国内很多人以前都想当然地认为,“SCI”数据库、“JCR报告”、“影响因子”等都是由国际著名情报机构发布,事实上,发布报告的机构是一家私人商业公司,只不过注册者把这家公司取名叫“科学情报研究所”。

加菲尔德是创立这个商业公司的人,他晚年曾告诉他人,为什么把自己的文化公司叫“科学情报研究所”,是因为人们听了会以为是一个“非营利的政府机构”,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效果非常明显。

其实这就是一个商业行为,加菲尔德本人正是通过这份创业积累了财富成为富豪的。在定名为“科学情报研究所”之前,他也试过别的名称,比如说有一段时间叫做“加菲尔德学会”,听着就像搞“伪科学”的地方,效果确实不好。

“神刊”背后的中国人

这只是神刊的冰山一角,它的背后是许多的商业运作,而我们国人对此却热爱不已。因为它实在太重要了,关系到升官发财。

SCI论文对于博士来说,就像高考成绩之于考生一样重要。同考生们凭借自己的高考分数,走进了一所又一所的学校,而ci论文对博士圈的那些高才俊彦们,正是凭借着一篇又一篇的sci论文,毕业、工作,进入新的实验室,揽上新的项目,可以说就是个人能力的见证,就是一个隐性职称。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说是复旦大学女博士同时交往4位男博士,其中一男友陆炎博士,送5篇SCI论文给李敏博士。为了李敏博士,陆炎博士放弃了原有美好的家庭,并为李敏博士买房、包包、车等贵重物品,并且已经为她离婚了。陆炎博士却得知,李敏博士在和他谈恋爱的时候,还和其他三个男人在谈恋爱。

“SCI”神话早该破了!揭开“神刊”下中国人的真面目

国人对sci趋之若鹜,我们可以说5篇sci够两个半博士毕业了,就我的专业而言,如果5篇都是一区,或者至少3篇一区,是满足一些985,211院校的副教授的基本要求。

当然sci其实也分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一般高校博士毕业的条件是两篇sci文章或者一篇sci和两篇EI文章,而这些条件中的sci,只要达到四区水平就可以了。当然了,有些高校要求可能会更高或者要求更低,大概是这么情况。

对于此次文件的发布,一位网友说道:江晓原教授的文章讲得太好了。我们的sci神话,Nature,science神话应该降温了。国外的那些操作模式,不就是近几年国内期刊的操作模式吗?

还有一位博士生用亲身经历说道:作为一枚博士生,毕业要发sci鸭梨山大,虽然感到被迫成为发论文机器,很难过,但是从未认为Sci或JCR分区有什么罪过,或发表sci有什么问题。因为只是一个指标,期刊也只是一个分享观点和认识的平台。平台不能少,指标可以参考,sci关键在于如何用。此外,我们深知学科里的top期刊水平和发表难度,本人对本学科的顶刊满怀敬意,希望能够发。希望国家和高校合理利用就好。

“SCI”神话早该破了!揭开“神刊”下中国人的真面目

总而言之,sci这个“神刊”,现在中国的学术期刊:需要观念革新,需要加强科研力量,建设自己的刊物,中国其实也有刊物尝试做Nature和Science,却出现了“水土不服”。这两个刊物都在上海,一个叫《自然》,一个叫《科学》,这两个杂志都非常悲催,它们被看成是科普刊物,发行量非常小,科学家也看不上它们。

作者:校园有思

本信息由:【人民资讯© 】编辑发布 引用请注明出处: https://www.justnews.com.cn/baodao/science/2020/02/26/archives/7816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人民资讯的头像人民资讯百科院士
上一篇 2020-02-26 00:14
下一篇 2020-02-26 02:23

相关推荐